太阳成集团tyc33455cc官网
学校主页 | 中文 | English
 
 
 
 
 
 

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0年8月11日-2020年8月25日)

[发布日期]:2020-09-07  [浏览次数]:

 

2020年第16期 总115

 

 

【标题】: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就中尼建交65周年互致贺电

 

【摘要】:中央企业稳步推进海外项目,中国与新加坡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率逐步提高

 

 

时评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就中尼建交65周年互致贺电。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尼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建交65年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在贺电中表示,尼中友谊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显著拓展和深化。尼方欢迎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

 

“五通”发展方面,“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推动建立国际法治平台,机制成员的服务覆盖180多个城市;中央企业稳步推进海外项目,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点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商务部部长钟山透露下半年中国稳外贸、稳外资三大方向包括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和修订鼓励外资产业目录;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率逐步提高;中国与新加坡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高层动态

 

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就中尼建交65周年互致贺电

 

202081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同尼泊尔总统班达里互致贺电,热烈庆祝两国建交65周年。

 

习近平在贺电中指出,中尼友谊源远流长、历久弥新。建交65年来,两国始终相互尊重、平等相待,增强政治互信,深化互利合作。去年,我和班达里总统实现互访,将两国关系提升为面向发展与繁荣的世代友好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两国同舟共济、守望相助,并肩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谱写了中尼友谊新篇章。我高度重视中尼关系发展,愿同班达里总统一道努力,推动两国关系不断向前迈进,为两国人民带来更大福祉,为地区稳定和发展贡献积极力量。

 

班达里在贺电中表示,尼中友谊源远流长,基础深厚。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显著拓展和深化。尼方欢迎中方提出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尼方赞赏中方采取有效措施遏制新冠肺炎疫情,衷心感谢中方为尼抗击疫情提供的宝贵支持。尼方愿同中方共同努力,全面落实两国元首达成的广泛共识,造福两国和两国人民。

 

同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同尼泊尔总理奥利也互致贺电。李克强在贺电中说,今年以来,中尼双方携手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进一步增强两国互信与友谊。中方愿同尼方一道,加强各领域全方位合作,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的台阶。奥利在贺电中表示,建交以来,两国关系持续、稳定、健康向前发展。尼方感谢中方支持尼方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待同中方密切合作,实现经济复苏,推动双边关系取得更大发展。

 

——来源:新华网

 

 

政策沟通

 

“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推动建立国际法治平台

 

据了解,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下称中心)截至2020731日,共接收包含涉外案件5949件,受理2337件,调解成功1149件,调解结案成功率58%,调解未果827件,正在调解361件。

 

中心开发“一带一路国际商事调解中心在线调解系统”于201610月成功上线运行。经过两次升级,今年年底前将会提供3.0版服务系统。调解中心通过在国内和国外设立的61个调解室以及与各国商事与法律等机构签署的合作协议,依靠当地机构及其在相关国家和地区设立的分支机构,在全球实现线上线下调解的结合与联动。

 

据悉,中心自2017年开始接办案件,当年受理进入调解程序(双方同意调解)3件,2018年受理176件,调解结案成功率近70%2019年受理案件1086件,调解结案成功率66%。中心接办调解案件类型主要是民商事合同纠纷、民间借贷纠纷、采购、抵押、担保、保理合同纠纷,投资股权类纠纷,建设工程类纠纷,房屋租赁合同纠纷,储蓄基金理财金融纠纷、大宗知识产权侵权纠纷、著作权属纠纷、侵害商标权纠纷,互联网交易纠纷,婚姻家事、遗产继承及劳务关系纠纷。

 

目前,机制成员的服务覆盖中国全境含香港、澳门,意大利、法国、德国、西班牙、俄罗斯、荷兰、巴基斯坦、哈萨克斯坦、印度、越南、格鲁吉亚、尼日利亚、加纳、南非、美国、加拿大、秘鲁、巴西等80多个国家的180多个城市。

 

——来源:中国新闻网

 

 

 

设施联通

 

中央企业稳步推进海外项目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中央企业迎难而上,多措并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推动海外项目顺利开展,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席卷全球,但中国企业“走出去”依然步履坚定。作为共建“一带一路”的“排头兵”,中央企业在基础设施建设、能源资源开发、国际产能合作和装备制造合作等重点领域承担了一大批具有示范带动性的重大项目和标志性工程。面对疫情冲击,中央企业迎难而上,多措并举,统筹做好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工作,推动海外项目顺利开展,为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疫情防控做细做实

 

今年以来,中建集团心系海外项目员工健康,主动打好疫情防控仗,由10人组成的工作组于当地时间318日下午飞抵埃及首都开罗。随后,工作组和埃及分公司决定对新首都CBD项目实施全封闭管理。工作组成员也各自领了军令状,通过一对一”“点对点”“捆绑式对接项目各标段,深入到项目现场、办公区和生活区,对防疫措施查漏补缺。

 

据悉,在国务院国资委统一部署下,在平台各发起单位和国内顶尖医疗机构大力支持下,平台建设加速推进,为多个中资企业境外项目搭建了“数字高速公路”,高效连接国内防疫专家与海外项目点,有力支撑了海外项目疫情防控。平台筹备运营期间,已累计为82家中央企业境外项目提供了93次远程服务,共服务5284人次。目前,中央企业远程医疗平台已开发完成了员工健康监测、疫情预警、远程门诊、心理辅导、防疫培训及指导等多项服务产品,初步形成了监测、预警和诊治相结合的三位一体综合能力。

 

海外项目稳步推进

 

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中央企业有序开展境外项目建设,抓好生产经营工作,以实际行动稳定产业链供应链,最大程度地降低海外疫情带来的冲击,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助力全球经济回暖作出了贡献。

 

近日,中巴经济走廊首个大型轨道交通项目——巴基斯坦拉合尔轨道交通橙线项目顺利完成联调联试。

 

该项目由中国国家铁路集团有限公司和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北方工业公司联合承建,合同金额16.02亿美元。面对疫情考验,项目现场149名中国员工和205名巴基斯坦员工齐心协力,分阶段完成了车站设备系统联调和功能验证。项目团队还通过在线办公、网上招聘、远程培训等措施做到封城不停工。目前,已完成400名当地学员远程理论培训,并以封闭隔离的方式启动了180名当地骨干学员现场实操培训。

 

——来源:经济日报

 

 

贸易畅通

 

下半年中国稳外贸外资如何着手?商务部透露三信号

 

疫情之下,尽管中国外贸和吸收外资总体表现亮眼,但仍有不少“近忧”和“远虑”。中国商务部部长钟山近日接受媒体采访,透露下半年中国稳外贸、稳外资的几大方向。

 

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目前中国外贸逐渐企稳。据官方数据,7月中国出口同比增长10.4%,增速创17个月新高。1—7月,中国进出口总值同比下降1.7%,降幅较上半年收窄1.5个百分点。但钟山指出,下半年,中国外贸面临的形势更加复杂严峻,世界经济下滑对需求的影响将进一步显现,产业链供应链受阻,保护主义和逆全球化思潮不断升温,外贸企业生存压力仍然很大。

 

他表示,稳住外贸不仅要巩固传统市场,还要开拓新兴市场,深化“一带一路”经贸合作。

 

疫情暴发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经贸合作越发紧密。官方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4.2万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微降0.9%,降幅比整体低2.3个百分点。其中,中国与东盟贸易额同比逆势增长5.6%东盟继续稳居中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同期,中国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额同比增速也高达19.4%

 

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当前,服务贸易正成为中国稳外贸新亮点。据官方数据,上半年中国服务出口降幅趋稳,带动服务贸易逆差下降46.1%4017.1亿元,同比减少3440.1亿元;知识密集型服务进出口占服务进出口总额的比重达到43.7%,提升9.6个百分点。

 

但考虑到疫情仍在持续扩散,世界经济严重衰退,国际需求大幅萎缩,今后中国服务贸易发展面临严峻形势。在此情况下,加快推动服务贸易高质量发展将成为下半年中国稳外贸的重点工作之一。近日举行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专门提到,要发挥服务贸易对稳外贸稳外资的作用。钟山透露,下半年将出台跨境服务贸易负面清单。

 

修订鼓励外资产业目录

 

谈及吸收外资形势,钟山坦言,疫情冲击下全球跨国投资大幅萎缩,一些国家鼓励产业回流,国际引资竞争加剧,中国产业向外转移压力加大,利用外资困难增多。

 

他表示,下半年将重点在稳定外资存量、扩大外资增量上下功夫,保持利用外资大国地位。中国将修订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鼓励更多外商到中西部地区、东北老工业基地进行投资。

 

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是明确中国鼓励外商投资行业、领域和区域的重要政策性文件,从1995年第一版开始已历经8次修订。去年6月,中国公布的鼓励目录包括全国目录和中西部地区目录两部分,分别有415条和693条。

 

商务部外资司司长宗长青此前介绍,此次修订鼓励目录将鼓励外商向国内存在短板的产业链、供应链投资,促进东部地区一些受到成本上升因素影响的外资在中国梯度转移,提升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能力。

 

——来源:中国新闻网

 

 

资金融通

 

研究报告显示:“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率逐步提高

 

“一带一路”倡议从提出到落地,取得了丰硕成果,成为我国参与全球开放合作、促进全球共同发展的全球公共产品,也为人民币国际化开启了全新格局,带来了难得的历史机遇。日前,中国银行研究院发布最新研究报告指出,7年,一带一路区域人民币使用率逐步提高,货币合作不断深化,基础设施日趋完善。然而,该区域政经形势复杂多样,相关制度与市场建设尚不成熟,人民币使用依然面临一些障碍。未来,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良性互动发展,需要构建以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的可持续循环模式与架构。

 

接纳度和使用率不断提高

 

报告显示,2019年我国与一带一路相关国家办理人民币跨境收付金额超过2.73万亿元,同比增长32%,较3年前提高逾1倍,在同期人民币跨境收付总额中占比达13.9%。其中,货物贸易收付金额7325亿元,直接投资收付金额2524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随着“一带一路”经贸往来更加密切,人民币对相关国家货币外汇交易不断增加。2019年,人民币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币外汇交易规模达2042亿元,同比增长43%。但相较于美元、欧元和港元,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货币在我国人民币即期外汇交易中仍处于极低比例,2019年和2020年上半年交易份额分别为0.37%0.30%

 

与此同时,随着“一带一路”建设不断推进及人民币国际化发展,我国先后与相关21个国家货币当局建立了双边本币互换安排,东盟“10+3”考虑将人民币纳入清迈协议安排,人民币开始显现区域储备货币特征。

 

结出丰硕果实尚存诸多挑战

 

近年来人民币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落地、生根、成长,结出了丰硕果实,但也存在诸多挑战。特别是在新冠肺炎疫情冲击下,区域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国际货币竞争日趋激烈,金融市场剧烈震荡,“一带一路”建设及人民币使用均受到冲击。

 

报告认为,挑战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一是政经环境复杂多变、风险交织;二是金融体系欠发达,存在双重脆弱性;三是外汇管制严格并存在较强的货币惯性;四是成熟完整的人民币使用体系尚未形成。

 

构建可持续循环模式与架构

 

报告指出,“一带一路”建设与人民币国际化相辅相成。未来,二者深化互动发展,需要构建以商业性为主、政策性为辅的可持续循环模式与架构。

 

首先,加强顶层设计与政策攻关,为“一带一路”人民币使用搭桥铺路。数据显示,2013年至2019年,我国对一带一路相关国家贸易累计超过7.8万亿美元,约占我国外贸总额三成,2020年上半年东盟取代欧盟成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

 

其次,要推动经常项目人民币计价结算,逐步改造实需业务币种结构。在经常项下推进人民币跨境使用,充分发挥人民币国际化在服务实体经济、促进贸易投资便利化领域的积极作用。对于我国拥有技术与市场优势的行业,鼓励中资企业凭借定价权优势,在经营与交易中更多使用人民币。

 

第三,要打造商业性投融资体系,推动人民币在岸、离岸市场良性互动发展。根据路孚特BRI统计,截至2020年一季度末,已规划或在建一带一路项目共计3164个,其中1574个为中国参与项目,总金额达2.1万亿美元。中短期内,以美元为主的金融交易格局仍将持续,人民币区域使用不可急于求成。政策性资金可以发挥撬动功能,主要运用于主权担保型长期融资、公共性基础设施融资,以及低现金流返还类项目融资。

 

——来源:经济日报

 

 

民心相通

 

中国与新加坡不断深化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

 

今年是中国和新加坡建交30周年。在共抗疫情过程中,中新两国政府和各界互施援手,守望相助。抗疫合作成为中新关系新亮点,为中新全方位合作伙伴关系增添了重要内涵。

 

“新中‘快捷通道’已成为一个可参考的模式”

 

今年6月,中国和新加坡率先开通快捷通道,为两国必要人员往来提供保障。中国是首个与新加坡建立“快捷通道”的国家。新加坡驻华大使吕德耀表示,两国率先建立人员往来的“快捷通道”,体现了长期沉淀的相互理解和友谊,这与30年来双边良好关系密不可分。新中快捷通道已成为一个可参考的模式,为新加坡同东盟、东北亚、大洋洲和欧洲等地区重启人员往来提供了示范。

 

“陆海新通道比传统路线运输快两周,具有显著优势”

 

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旗下的“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简称陆海新通道)以重庆为运营中心,以广西、贵州、甘肃、青海、新疆等西部省区为关键节点,利用铁路、海运、公路等运输方式,向南经广西北部湾通达世界各地,比经东部地区出海所需时间大幅缩短。疫情防控期间,陆海新通道成为中新食品和医疗物资流通的重要保障。

 

今年5月,中新(重庆)战略性互联互通示范项目联合实施委员会(JIC)第五次会议以视频会议形式召开。会议见证了8个合作谅解备忘录的签署,一半涉及食品贸易。在中新双方的共同努力下,陆海新通道国际铁海联运班列今年上半年共开行386列,其中上行班列188列,下行班列198列。自20179月正式开通运营至今年630日,陆海新通道目的地已覆盖全球92个国家和地区的234个港口。

 

“双方合作不仅有量的提升,更有质的飞跃”

 

今年6月,深圳与新加坡的智慧城市合作迈出重要一步。双方在数字联通、创新创业、人才交流发展三大支柱领域深化合作,签署了8份谅解备忘录。

 

随着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的新发展,中新携手开拓第三方市场迎来新机遇。新加坡贸工部长陈振声表示,中国近年来对外投资额已经超过对内投资额。在新中苏州工业园区成功的基础上,新中两国几年前就开始探讨在第三国设立工业园,这方面的合作潜能将不断得到提升。“中国正在进一步加大开放力度。新加坡要探讨和把握机会,发挥我们在金融、法律和物流方面的优势,做中国可信赖、有效率的合作伙伴。”

 

——来源:人民网

 



上一条: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0年8月25日-2020年9月10日) 下一条:亚投行与一带一路半月评(2020年7月26日-2020年8月10日)

关闭